暑假开始,又到了电影电视扎堆的动画季。细心的家长能够发现,与往年相比,2013年的动漫季无疑更多国产动画的身影。虽然《怪兽大学》如期“开学”成为最大票房热门,但口碑上佳的国产动画《昆塔•盒子总动员》也同样吸引了众多眼球。《我爱灰太狼2》以喜羊羊的影响力从动画到真人博取关注度,而《卑鄙的我2》却因为“不适合孩子”而无缘国内引进。在这场中美动画票房大战中,国产动画看似全面复苏,种类数量上均有与国外动画PK的资本,但对此圈内人又是如何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沈阳麒麟影视动画有限公司资深编剧徐源、高天红进行了一次深度采访。
产量票房上升 内容依旧如故
记者:每年暑期档都是动画季,今年和往年相比似乎国产动画格外多?
高天红:是的,这几年国产动画数量明显超过以往,我的女儿上小学,正是看电影的年龄,今年带她去影院看动画的次数明显增加,而且大多数都是国产动画。应该说,大部分的国产动画质量有所提升,也更加注重故事性。《喜羊羊》她一直都很喜欢看,《昆塔》则更吸引我,因为之前看过央视对这部动画细节宣传,作为动画制作人,动画背后的东西往往更乐于关注,中国动画在技术上已经有了不少新想法,这是个好现象。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国产动画已经重新崛起?
徐源:如果单从票房和规模上看似乎可以这样说,看过一组数据,近年来动画电影是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去年已经达到了三十余部,其中有20部是国产动画。而且今年上半年的国产票房成绩已经追平去年全年票房收入。这样的数字用“崛起”形容还是相对比较贴切的。
高天红:这个我不能完全同意,我觉得一个国家动画是否崛起,不仅仅在于票房和作品多少,更重要的是动画内容。现在提国产动画复兴还为时尚早,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国产动漫依旧没有摆脱“大手牵小手”的模式,类似《疯狂原始人》那种能让大人与孩子都笑翻全场的动画依旧没有。这么说吧,国产动画出了这么多,技术上进步了,但内容上还是没有摆脱低幼年龄段。
动画模式单一 票房全靠脸熟
记者:既然国产动画仍然低龄化,那么暑期档国产动画票房一路上飙的原因是什么?
徐源:部分原因是中国观众别无选择,国外动画引进有一定限制,比如《卑鄙的我》这种非常棒的动画,从第一部就因为内容原因一直没能引进。而《疯狂原始人》虽然票房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也要人为给国产电影让路。不能否认低幼年龄段确实是个很准确的消费群体定位,国产动画和国产电视剧一样都有个怪模式,就是口碑越烂票房越好。《魁拔》坚持了这么多年才终于打了票房翻身仗,但是票房收入也不如被骂“无聊”的某些动画。其原因是那些动画要么在电视中几百集轮回混得脸熟,要么在游戏中比较火爆有游戏观众支持。对孩子来说,这样就已经值得进电影院消费了。但是要想像梦工厂或者皮克斯这种完全从电影内容上吸引观众,国产动画目前还做不到。
记者:除了内容,国产动画与国外的差距还有那些?
高天红:差别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是内容,从包装宣传到故事定位上,都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在态度上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某部前几年已经上线的动画,居然能在几年后换个名字就重新当做新片上线,这已经突破动画的道德界限了。
徐源:现在动画动辄号称是全年龄段,什么9岁到99岁,适合全家观看,不客气点说,这种动画在当下的国产动画里还根本看不到,对我来说,当得起这种口号的国产动画,得有《大闹天宫》的水准才算数。年龄段都成了宣传噱头,每个动画都这么说,但实际上大家谁都不会当真,真正的大人、包括年轻人也不会进影院去看。他们可能去看宫崎骏,但是不会去看国产成人向动画,因为国产动画已经自己把自己限制死了,就是低幼动画,宣传口号和实际严重脱节。
记者:那么对暑期档的动画电影,你们从家长角度还有什么想法吗?
高天红:国产动画电影还是应该学会做得更有趣。作为圈内人,我觉得动画编剧的态度很重要,了解孩子想要什么样的动画很重要。比如我会把剧本拿给女儿看,她觉得好玩才行,《最后一部经书》里有很多大的东西,包含中国文化啦,信仰哲理啦,这些不是让她懂的,是让她留印象长大以后去慢慢感悟的,就像《功夫熊猫2》里面的太极内涵,只是隐含在故事里面的点。而对孩子来说,我给她看最直观的就是——有趣吗?你被逗笑了吗?你想得出故事后续的发展吗?然后根据她的想法随时修改,这也是编剧有孩子的最大好处吧,哈哈哈。
徐源:我做母亲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更有做动画的责任感了,动画不仅仅就是个小孩玩意,而包容了很多东西。你能从他们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你要做一个东西让他们开心,能笑,能感动,能学到东西。所以作为母亲,你做动画的时候就会自动摒弃一些觉得对孩子不那么合适的内容,比如泡妞啊,你妹啊,神兽啊,屌丝啊这类很流行但实际上并不真的适合孩子的网络流行词语和搞笑模式。很多做动画的年轻人觉得这些很好玩,无所谓,小孩子也会看得嘻嘻哈哈,但从母亲角度,会非常排斥这样的东西,也不会做这样的东西给孩子去看。没有这些东西,一样可以搞笑,这点国外的动画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